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能源建设任务重大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,为满足十几亿人民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,我国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和供应体系。为此,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发展道路,从而以较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,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。能源系统庞大,调整周期较长,一代能源技术和基本装备的更新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,这就要求能源发展有长期的战略考虑,寻求最优或较优的发展路径。
考虑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,有必要眼光放远一点,思路开阔一点,把能源战略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,认清能源发展的趋势,适时完善能源战略的目标、方针和任务。走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发展道路,应坚持节约高效、多元发展、清洁环保、科技先行、国际合作的理念,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、技术水平先进、污染排放低、生态环境影响小、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。
(1)节约高效。节约资源是中国的基本国策。能源战略应长期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,把节约放在首位。坚持节能优先,开创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,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,合理平衡供需。提倡生态文明和节约文化,普及节能知识,推广技术成果。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效率,尽快使重点耗能产业的能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;不断提高能源综合效率,以尽可能小的能源资源消耗,支撑经济社会尽可能大的发展。
(2)多元发展。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可以规模利用的能源资源,才能优化能源结构,满足未来能源需求。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化石能源的优质化,现在又开始大力发展低碳能源,向更高层次的能源优质化推进。我国能源也需要走多元发展的道路,加快能源结构调整,增加石油供应,显著提高天然气、核能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,努力做到新增能源供应以高效能源、清洁能源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或无碳优质能源为主。
(3)清洁环保。治理污染、保护环境、缓解生态压力,是能源发展的重要前提。在新的形势下,能源战略还应考虑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。解决好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,需要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、实现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、实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推进工业、交通、建筑清洁用能等多方面采取措施,尽可能减少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,兼顾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。
(4)科技先行。能源发展需要科技先行。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,才能不断提高能效,发展清洁能源,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,支撑现代化进程。着眼未来,需要尽量采用先进能源技术,超前部署能源科技研发,建立能源技术储备。世界能源生产和转换技术不断创新,装备的大型化、规模化趋势明显,能源产业资金密集、集中度高。中国能源产业也需走集约发展的道路,提高科技创新能力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
(5)国际合作。解决好中国的能源问题,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,促进能源经济技术交流,拓宽能源领域对外开放的渠道。通过企业“走出去” ,扩大对外投资,开发能源资源,增加石油天然气供应能力。通过开展能源对外交往,加强战略和政策对话与协调,促进全球能源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。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中国能源供应,也有利于改善世界能源供给。